★◆★◆■“我们通过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重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以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学场域,让思政课既有新鲜感又有启发性。★★★★”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菊蕾谈起教学模式时有满满的自豪感。
在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硬环境◆◆★”的同时◆■◆■★,该校更加注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大思政”内涵式建设◆■◆。
戴上VR眼镜★◆,重走长征路,沉浸式体验红军长征的伟大和艰辛◆■★◆。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穿越◆★”到遵义会议会址感受当年的峥嵘岁月。
近年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以建设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推进思政文化内涵式建设、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纵深拓展★◆■★“大思政”育人平台,通过信仰铸魂、文化润心、价值培根三个维度■■◆,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着力打造学生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的“加油站”。
“原创音乐思政课《我爱这土地》,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手法叙事表达,既彰显了主题思政课的艺术性、观赏性和亲切性◆■◆◆■,又让人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沉浸在杨靖宇精神红色文化当中。”看完演出后,该校教师胡方卫激动地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中,该校选取极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诸子百家、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剪纸■★、刺绣、中医、国画等元素制成文化标识立牌,将中华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生动展现。樊粹庭戏曲文化园则以戏曲文化为主线,搭配豫剧脸谱★◆◆◆、雕塑特色、樊粹庭个人简介等■◆★◆★,营造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杨靖宇精神文化园中,杨靖宇将军的塑像巍然屹立,表情庄重◆■◆,目视远方,仿佛追忆策马驰骋在白山黑水之间、穿行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峥嵘岁月。工匠精神文化园则以大国工匠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引领■■◆★,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89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聋发聩的声音穿越时空,至今在我们耳边回荡◆◆。同学们,你们思考过将以怎样的奋斗姿态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吗?”10月8日■★◆,该校党委书记苏新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以《激扬青春梦想、书写壮丽人生》为题★■★★★,为师生代表讲授开学思政第一课◆◆★■。他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生活经历,围绕青春◆◆◆、理想★◆★◆■、学业、品德四个主题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学生未来3年的大学生活指明方向。
“省教育厅厅长毛杰推荐全省教育工作者阅读的一篇文章《坚持教育的一厘米之变》中讲到,坚持在一厘米的教育细节上发力,做出改变,才能给予孩子充满人性和美好的教育。”谈起校园文化建设与“大思政”育人的关系★★◆◆◆■,苏新留介绍,教育的一厘米之变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勤积跬步、水滴石穿。这些年,学校在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的路上,始终从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致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办学思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育方式和成长路径。
近年来,该校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人才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向其进行重点倾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纳入规划★◆◆◆■★,推动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课程主阵地的资源投入。在该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每年度分类别组织学校学工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党政干部队伍等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对帮扶培训★◆,提升思政工作部门骨干力量能力素质。学校不断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该校深入实施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选聘德才兼备的辅导员,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年5月份,习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苏新留坚定地说,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中国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政为核心,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是高校坚定高质量育人工作正确方向的重要保障。该校党委书记、院长分别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和院长★★■★■,并带头讲思政课,领导班子成员讲好奋斗故事、思政教师讲好信仰故事、辅导员讲好成长故事、优秀学生讲好榜样故事,形成领导干部引领学★■◆■◆★、优秀学生带头学和全体师生自主学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当思政课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壁之内,而是采取■★★★★★“走、看★■★◆■、剪、讲★★、演、评”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育人新格局会有怎样的全新体验?
“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校园生活中讲。学校充分发挥驻马店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开发更多‘场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打造一批‘大思政课’特色品牌,切实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思政课变得‘有料’‘有味’★★★■◆‘好吃’。”苏新留幽默地说。
为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教学实效性,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了VR实训室,充分利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和虚拟仿真技术,将思政理论教学和数字技术紧密结合。从转变教师思维开始,该校不断建构◆■◆“大思政”育人体系——提升教师个人的政治理论素养,既拥有过硬的思政教学能力,还要解放固有思维■◆★◆,重新解构思政的含义;转变生搬硬套、强行输出价值观思维,通过教师的自我改革,摸准各个教学模块中对应的思政点,下功夫钻研。
该校党委实施尚德■■、尚学、尚思、尚技、尚新★★■◆、尚行“六尚”工程,涵养协同育人生态■★。先后设立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职业教育省级名师团队、省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虎美玲大师工作室、李新国大师工作室等高素质教师团队,依托校内的省工程研究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大学科技园、省科普教育基地、省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等科创平台,提升职业素养,夯实知识基础★■,锻造技能本领■★◆★■★。
6月27日晚,原创音乐思政课《我爱这土地》在该校礼堂举行。《我爱这土地》以杨靖宇将军的一生为主线,以杨靖宇精神为底色,通过初心、英雄、人民、梦想四个篇章,有机衔接,深入挖掘杨靖宇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沿着校内大道小径漫步,每一幢楼都有名字,每一处景都有内涵。碧树成行,园林相映,亭阁相望……真正一步一景观,一景一思政■◆◆。
围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该校党委深化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思政+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建设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实施理论宣讲、动态监测★★、思想引导等专项行动,着力培养一批思政课领军人物,不断加强“融媒体+育人■■◆”试点单位★■◆■、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召开集体备课会◆◆★,举办教学技能大赛,开展大练兵、教师培训、教研等活动,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匠心之师;深入开展■★■◆“大听课、大调研★■■★◆、大比武◆★”活动,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青蓝工程”结对活动,构建思政课教师发展共同体■■。
近年来,该校充分发挥文化景观育人功能,厚植立德树人沃土■■,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红色根脉、工匠精神等要素★★■★■,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樊粹庭戏曲文化园、杨靖宇精神文化园、工匠精神文化园等主题文化园■★■。在科学设计标识、雕塑★◆、绿植等校园景观的同时,深入挖掘天中历史人物和名人故事,通过集中展览、故事讲解、微环境融入等方式★■■■■◆,提炼精神品质,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塑造优秀品格。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深耕教育的一厘米之变理念,全方位关注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性提出‘1+X+N★■■★’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持久的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一厘米一厘米的变化、促进学生一厘米一厘米的改变、推动学生一厘米一厘米的健康成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职业教育‘驻职奇迹’,学校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展望未来,苏新留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秉持教育的一厘米之变发展理念,向上向善、感恩奋进,勠力同心、久久为功,进一步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把握好思政课内容支撑,夯实好思政课力量根基,切实讲深“中国之理★★■◆”、讲透■■■“中国之路★■◆■★■”、讲活“中国之治”★■■,以高质量党建和思政工作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近年来,该校把思想价值引领和实践育人相结合,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唱红歌★■★★◆、社会调研等活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走进社会、关注现实,在社会实践中练心智、治学问、见世面■■,自觉担当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2023年12月◆■,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河南省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评定结果的通知》,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赫然在列,成为全省30所“高校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
迈入四个园区,从中华五千年文明到中国近现代史,宛如一部历史长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在这里,漫步林荫小道◆■◆★■■,你可以尽览中国的百年光辉历程;在这里,你可以穿越时空,追溯天中文化历史渊源和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
“我爱我校 我校我爱”“向上向善 感恩奋进”主题活动、◆★◆“驻职唱响 献歌给党”歌咏比赛◆◆、“与学校同向 与祖国同行”演讲比赛、“赓续红色颂经典 书香润慧美校园”诗歌朗诵比赛、“我爱我校 情系驻职◆★■★★”原创文学大赛◆■■◆、“一笔一画■◆,绘制心中最美校园”绘画比赛、◆◆■★“我爱我校 我校我爱”系列短视频比赛◆◆■★■、“我爱我校·美丽驻职院”摄影大赛……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擦亮了“我爱我校 我校我爱★■★◆”名片,营造了爱校、护校、荣校■◆★■■、兴校的良好氛围◆■★■。
对该校教师而言,要上好一堂思政课,究竟难不难?上好思政课的背后■■◆,是哪些因素在发挥作用■◆★★★◆?
花草树木相映成趣■■■■,校园处处生机勃勃;文化园区变身艺术长廊,一幅幅历史人物画像诉说着励志故事■★◆◆■◆;文化建设深耕细作,校训、校园故事等文化元素深入人心,积极向上的文化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于无形中滋养着师生的心灵。